「刑事」【高安國涉共諜案:將領級背叛與可能的最重刑期】
【高安國涉共諜案:將領級背叛與可能的最重刑期】
陸軍退役中將高安國涉嫌充當中共內應、發展地下組織、勘查軍事設施、並於戰時承諾「協助共軍攻台」,日前遭檢方依《國家安全法》等罪起訴,目前仍在羈押。7月4日,他再度被法院傳喚出庭時情緒激動,面對媒體詢問是否背叛國家,竟當庭怒吼:「哪有對不起國家?胡說八道!」但事實是否真如他所說,恐怕還是得交由法庭與證據來說話。
【過往案例對照:國安法下的最重刑期已達20年】
近年共諜案的量刑趨勢已大幅升高,以下是幾個具代表性的案例:
- 羅賢哲案(2011):陸軍少將,為共發展組織,違反《陸海空軍刑法》,判處無期徒刑。
- 劉聖恕案(2023):空軍退役上校,吸收現役軍官刺探軍機,最終判處有期徒刑20年,為目前司法體系下的最高刑度。
- 邵維強案(2023):長年協助中共發展地下組織、簽署投降承諾書,判處12年6月。
- 屈宏義案(2025):退役少校,成立武裝政黨,策劃內應,判處10年。
這些案例顯示,國安法與相關法律修正後,對於發展共諜組織的行為,司法實務已不再寬容。尤其高階軍官涉案者,一旦涉及武裝策劃、洩密與勾結敵對勢力,法院傾向以「數罪併罰」加重刑度,以示國家立場明確。
【法律分析:高安國面臨的刑期可能刷新紀錄?】
本案檢察官已明確求處高安國「十年以上有期徒刑」,並指出其行為涉及:
- 在臺發展武裝組織
- 勘查AIT與軍事要地
- 戰時承諾為共軍內應
- 疑似觸犯《國家安全法》、刑法內亂外患罪、《國家機密保護法》等
若法院認定多項罪名成立,依法可以數罪併罰,合併刑期理論上可超過20年。不過,實務上能否打破劉聖恕「20年」的刑度紀錄,仍視法院綜合考量。
此外,高安國的身份與地位,也極具象徵意義。身為退役中將、歷來涉共諜階級最高軍官之一,對國安造成的潛在威脅難以估量。此案不只是法律問題,更牽涉政治層面的「殺雞儆猴」效果,因此法院即使不判到極限,也可能判處十五年以上的重刑。
【不認罪態度,無法爭取減刑】
與部分共諜案被告選擇認罪、繳回不法所得不同,高安國目前全盤否認犯行、態度強硬。這樣的立場在量刑上恐難爭取從輕,甚至反而因「毫無悔意」被法院列為加重理由。
司法實務上,承認犯罪並配合調查的被告,可依《刑法》第59條與《量刑準則》爭取減刑。反之,如被認定罪證明確卻仍強辯,法院常會採用「強化嚇阻」立場,判以重刑以警示社會。
【結語】
高安國案,是一起具有高度政治、國安與司法象徵意義的案件。即便檢方僅求處十年以上徒刑,但法院在綜合其身分、行為內容與當前對共諜行為零容忍的態度後,判處十五年以上乃至逼近二十年的刑期,並非不可能。
這起案件也再度提醒:國安無小事,尤其軍官背叛所造成的破壞力,遠比一般人更深遠。如果證據明確、罪行成立,則依法嚴懲不僅是正義的伸張,更是國家安全的必要防線。
新聞網址:
https://youtu.be/Fv6VNm34o3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