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所 | 桃園所 | 台中辦公室 | 高雄所 | 廈門所 | 上海金茂律師事務所 | 香港所(司徒維新律師行) | 廣東達方律師事務所 | 泰國所Avanta & Co Company Limited |

「民事」老公留下的遺產,怎麼分?

2025-07-17 07:55:32 UTC

昨天在苗栗南庄,青山綠水中談保險與遺囑; 今天,又來到苗栗,但是進了法院,處理的是血濃於水的遺產爭執。 九十歲的老母親,坐在輪椅上,手指微微顫抖。 七十幾歲的女兒站在對面,滿臉憤怒地說: 「請跟我媽説,我只是拿我應得的。爸爸當年拿我的錢去買土地,現在呢?我什麼都沒了!」 調解委員害怕雙方衝突,請老母親在另一間會議室等待, 當調解委員告知老母親這些女兒的要求,老母親緩緩抬起頭,含著眼淚,一字一句地說: 「她從小體弱,我最疼她,什麼都讓她先……我老了,只想把這個老公留下的田地給孫女,她們是唯一會回來幫我洗澡、陪我吃飯的人。」 這場「遺產調解」就這樣變成了一場「清算大會」,從五十年前誰吃誰的紅蛋、誰沒送誰結婚禮金開始吵起,帳帳總總,像打不完的舊帳一樣,繞進了一個沒有出口的死胡同。 「法律可以分出財產,但分不出愛,也還不了恨。就算判決下來,不如你意,這筆帳,是不是還要帶到棺材去繼續爭?」 老母親低頭哭了,女兒沒回話,只有眼眶泛紅。 那一刻,我多希望自己不是律師,而是一位時光旅人,能帶她們回到那個母親牽著女兒小手過馬路的日子。 那時,沒有財產,卻有笑容。沒有爭執,卻有依靠。 「遺產,若是拿來計較恩怨,只會讓親情成為債務; 但若是留來傳遞愛,才是真正的財富。」 你想讓遺產成為家族破裂的開端? 還是彼此道謝的最後機會? 願你在爭吵的盡頭,還能記得那年你喊「媽媽」時,她第一個回應你的笑。

繼續閱讀

「刑事」「#抽血可以換學分?」

2025-07-17 02:16:00 UTC

一位教練參與國科會的研究計畫,說是要建立什麼生理監測平台,結果做法是每天抽血三次、連續14天、在寒暑假、還要學生簽同意書(有的還是事後補簽),更離譜的是,#抽血的人竟然沒有醫事資格! 學生不想配合? 教練就說:「不抽血,就扣你學分、不給你畢業,退出球隊也可以。」 說好是研究,怎麼搞得像恐嚇?

繼續閱讀

【民事】遺囑贈與動保團體

2025-07-14 16:01:19 UTC

「律師,我知道你會覺得我太絕情。但我真的累了……」 在病床前,她聲音沙啞卻清晰地說: 「雖然我很愛我的父母,可是這些年,他們為了那個一再出錯、卻從不改過的弟弟,把家產敗光了,連我每月寄回家的孝親費,也都被拿去填弟弟的無底洞。」 她笑了笑,眼神卻泛著濕意: 「我不是不孝,只是我不願我的人生心血,最後又流向那個無可救藥的人。」 「我會在遺囑裡,留下一百萬給爸媽。讓他們知道,我仍是那個疼他們的女兒。」 她停頓了一下,低頭摸著床邊的貓,溫柔地說: 「至於剩下的幾千萬,我希望你幫我,捐出去——全部都給動物保護團體。我想,讓這份愛,延續給更多像牠一樣無依的生命。」 這是一份我協助立下的遺囑。 她未婚、無子、無怨,只有一隻貓咪,陪她走過最後的歲月。 她是一位工作狂,也是一位溫柔的女兒。她曾努力維繫一個破碎的家,卻在失望中學會放手。 🎗️她最後選擇——把所有的愛,給真正會回應她愛的生命。 💬她說:「人心我抓不住,但貓咪的呼嚕聲,是真正撫慰我癌痛的良藥。」 🔸她留下遺囑,不是為了切斷血緣,而是為了延續愛。 🔸她不是捨棄親人,而是把愛留給了更懂珍惜的存在。

繼續閱讀

『刑事』南京紅姐女扮男裝事件

2025-07-13 03:09:39 UTC

南京「#紅姐」事件真是讓人跌破眼鏡,一個男扮女裝的騙局,竟然扯出這麼多法律問題!這可不是鬧著玩的,不管是在中國大陸還是台灣,這種行為都可能讓你吃上官司,甚至身敗名裂。

繼續閱讀

【行政】借地址給人設戶籍?小心變「未爆彈」!

2025-07-12 15:22:05 UTC

#借地址給人設戶籍?小心變「未爆彈」! 想像一下,你只是想幫個忙,結果家裡卻開始收到一大堆不屬於你的法院公文、銀行催款單,甚至還會有警察或討債公司找上門,問你某某某是不是住這?吼,這也太讓人崩潰了吧! 會發生這種事,就是因為你「好心」讓對方的戶籍掛在你家地址上。在政府機關眼裡,你家就是他的「家」!這樣一來,所有跟這個人有關的法律問題、債務糾紛,通通都會直接「宅配」到你家,搞得你家門庭若市,但都是你不想見的「客人」! 更慘的是,萬一對方真的惹上什麼麻煩,你還要花時間、費力氣去證明:「他其實沒住我家啦!」真的是有理說不清,光想就覺得心好累。

繼續閱讀

『民事』泰山、街口支付,到底在演哪一齣?

2025-07-11 03:29:03 UTC

這故事啊,要從幾年前說起。想像一下,泰山企業原本的經營團隊,突然大手一揮,花了 36 億元天價,買下了「街口金融科技公司」(簡稱街口母公司)旗下的「街口支付」股份。這金額,都能買好幾棟豪宅了,對吧? 結果呢?泰山後來換了新的經營團隊,他們一上任,看到這筆帳,臉都綠了!心想:「這什麼鬼交易?根本是賠錢貨嘛!」於是,一狀告上法院,要求撤銷這筆交易,把那 36 億元討回來!

繼續閱讀

「刑事」【#保護令不是廢紙,是你對生命的最後求救,而法律聽得見!】

2025-07-09 09:40:57 UTC

「我拿到保護令了,但他還是來了…」 「我報警、錄音、寫筆錄,可是還是怕他知道我在動作…」 這不是你一個人的恐懼。 在台灣,每年都有成千上萬人站在保護令的門口,想保護自己,卻又怕激怒那個熟悉的惡魔。 新北地院每年核發約1600張保護令,多數受害人卻無法得到有效保障,也讓人不禁質疑,保護令是否淪為廢紙。 這幾天的新北土城命案,一名女子聲請保護令、對方違反卻被無保請回,兩天後,她和妹妹被殺害。令人心碎。 很多人問我:「律師,保護令有用嗎?」

繼續閱讀

【刑事】謝姓家暴男子開庭後殺死妻子及小姨子

2025-07-09 01:20:35 UTC

一名謝姓男子,疑長期對妻子施暴。在妻子提起保護令程序後,竟先後殺害了自己的配偶與小姨子。以下是根據目前媒體報導整理的案發時序: · 5月17日:妻子聲請家暴保護令 · 6月25日:法院核發『緊急保護令」,加害人謝男被要求搬離住處 · 7月6日:謝男侵入住宅,企圖取回個人物品,被害人報警,警方依違反保護令處理,檢察官裁定「無保請回」 · 7月7日早上:雙方至法院開庭處理『通常保護令」,未料開庭結束後,謝男竟對妻子與其妹妹痛下殺手…… 這樣的案件,不僅震驚社會,更讓我們深深反思: 保護令,到底能不能保護人? 答案是:可以,但不夠。

繼續閱讀

「刑事」【殺妻又殺小姨,然後裝瘋脫罪?】

2025-07-08 03:15:19 UTC

【殺妻又殺小姨,然後裝瘋脫罪?】 看到這則新聞,心頭沉甸甸的。兩條人命,就這樣被一個裝病的惡人奪走。 第一,謝姓加害人落網後竟聲稱自己「有神經病」,哭求脫罪。 但在法律上,要主張精神疾病免責,標準非常嚴格,不是你一時失控、崩潰大哭,就能說自己精神異常。 真正成立精神障礙者通常有以下特徵: 🔹 長期的精神科門診紀錄或住院紀錄 🔹 持有重大精神疾病傷病卡(例如思覺失調、重度躁鬱) 🔹 明確診斷與醫師專業鑑定 而不是犯案後演一場戲,企圖讓自己逃避刑罰。 第二,這個案件再次提醒我們:「保護令不是防彈衣」。 家暴保護令是重要的法律工具,能讓警方介入、能申請強制令,但它永遠只是被動的防線,擋不住真正瘋狂的施暴者。 家暴者不是不知道傷害罪會被判刑,是他壓根不在乎。 所以每當有被害人取得保護令,我們總會特別提醒: 「保護令拿到了,但你的人身安全,還要靠自己與社會支持系統一起守住。」 一紙保護令,擋不住一個鐵了心的惡魔。 我們需要的不只是法律的文字,而是整體制度的改變,包括加強保護令執行力、加害人高風險鑑別機制、警方的即時應變、社區通報支持等等。 兩條無辜的生命,就這樣倒在法律防線的縫隙中。 讓我們不只是哀傷,更要清醒。 「法律能制裁罪犯,卻擋不住下一刀。真正的保護,是讓危險無法靠近。」

繼續閱讀